po文 - 历史小说 - 七零美人攀高枝儿在线阅读 - 七零美人攀高枝儿 第127节

七零美人攀高枝儿 第127节

    “不管别人家怎么样,反正我不允许。”江明彦站起身去书房,显然是拒绝再聊这个事情。

    涵涵趴妈妈肩上哀嚎:“我都满十八岁了,读大一了呀,为什么我爸管我这么严格,江森和江枫他都不管。”

    今年正在读高一的两兄弟瞥了他们姐姐一眼,他们一天到晚作业都做不完,还要怎么管?

    张惠笑着安慰女儿:“你爸就是舍不得你,怕你被人欺负,欺骗你感情。”

    “切,我才不会那么蠢。”

    涵涵跟随妈妈的脚步在北大读书,也是读的文学专业,当年教她妈妈古代文学的老教授,现在也是她的老师,因为她和妈妈长得太像,老师还认出她来了。

    老师特别高兴,给学生上课的时候经常提起他们母女俩,涵涵在他们学院都出名了。

    母女俩都读北大,涵涵还有个爸爸在清华当教授,这得是个什么样的人家?

    加上江涵还长得好看,说实在的,她在学校里真不缺追求者。

    张惠摸摸女儿的长发:“等你结婚那天,你爸肯定哭的跟个傻子一样,他最舍不得你。”

    涵涵不好意思地吐舌头:“好吧,我听他的话还不成嘛。”

    “别听你爸的,你年纪也不小了,见到喜欢的就处一处试试看,不行就踢了换下一个。”

    “妈,你想法好先进啊。”

    “时代不一样啦!”

    过完年就是九零年了,社会又要变一变了。

    因为过年要回老家,江明彦提前了一周跟单位请假,带着老婆孩子回老家。

    因为带的东西多,家里车子开回去了一辆,一样走的是火车货运。

    到省城后,江明彦慢慢开车出车站,车站外面挤满了人,都是做小生意的生意人。

    回到云顶县,年节期间县城里很热闹,江明彦开车很忙,怕碰到人,慢慢腾腾地开进槐花街,已经是中午了。

    家里的大门敞开,张建山在门口迎接:“你车子也开得太慢了,刚才你们在大南街的时候就有小子跑来报信,现在才到。”

    “路上人多。”

    三个孩子跳下车喊舅舅,张建山笑着说:“一个个的,像你们爸妈,长得真高。”

    “还行吧。”涵涵嘿嘿地笑,她一米七,比妈妈还高了两厘米。

    江森和江枫两兄弟,今年也才十五六岁,现在也长到一米八了,还能再长两年,肯定比他们爸要高一点。

    “大舅,我小舅和小舅妈呢?”

    “去买菜去了。”

    过了会,张建林和郑馨馨买菜回来,看到院子门口停着车子,他们俩就知道是妹妹一家回来了。

    “小舅舅,小舅妈回来啦!”

    郑馨馨愣了一瞬,脸红道:“涵涵还是叫我馨馨姐吧。”

    “哈哈哈,那可不行,差辈分呢。”

    胖胖和壮壮两兄弟在一边看热闹,嘿嘿地笑,张建林把菜扔大侄子怀里:“送厨房去。”

    “好嘞!”胖胖爽快地应了一声。

    胖胖高中复读一年后,没有考上北大,读了个首都师范,今年夏天毕业,现在在省城高中当老师。

    郑馨馨和张惠比较熟悉,张惠叫她过去喝茶,她就去了。

    张惠也没故意打趣儿她,跟她聊聊国外的生活,回上海适应不适应之类的话,郑馨馨很放松。

    午饭吃的太饱,张惠睡不着,跟着她妈去钢铁厂家属院那边拿东西。

    “我看郑馨馨不错,虽然年纪小了点,人倒是很懂事,叫我说,你二哥真配不上人家。”

    张惠轻笑一声:“我二哥也不差。”

    “那不废话嘛,我生的儿女有差的?”这一点上陈丽芳还是很自信:“只不过人家小姑娘确实优秀,家庭出身也好。”

    陈丽芳还是很有自知之明,自己家的条件和周围亲朋好友相比算不错的,但是和郑家那样的大户人家,确实比不了。

    母女俩聊着天儿,到家属院之后,家属院也热闹得很,就是大人脸上的笑容没有往年灿烂。

    进屋关上门口,陈丽芳小声说:“今年钢厂效益越发不行了,以前的好多福利都没有了,厂里面都在传,钢厂怕是要办不下去了。”

    张惠嗯了一声,早晚的事情。

    “你回来的时候应该碰到了,咱们县城里的汽车站、百货大楼、电影院这些地方,卖瓜子儿花生的人越来越多了,都是想挣点小钱补贴家用的人。”

    “大哥大嫂怎么样?”

    “你大嫂那儿还行,现在县城里私人来的小店也多起来,生意没以前好了。你大哥是钢厂的老员工,工作也兢兢业业,挑刺儿也挑不到他身上,也还过得下去。”

    张惠默默点了点头,云顶县这些个靠着城外铁矿厂起来的厂矿单位,早晚都是要垮的。

    张家这个年过得不错,主要是家里三兄妹日子都过得顺心,生活富足,就没那么多不开心的事情。

    过完年,张建林把家里人都叫到一块儿,张建林笑着问张惠:“答应哥的一百万还做不做数?”

    “做数!”

    江明彦笑道:“钱早就准备好了,我和惠惠还在想,二哥什么时候想下海做生意。”

    张建林以前确实想过做生意,一直没下定决定,直到和馨馨在一起之后,他不能让她跟着自己受苦,他做生意的计划被提到优先项。

    张建山和刘莉都惊呆了,一百万是什么意思?

    张建林详细说了自己的计划,他知道有门道,先做公家的项目分包,等到经验足够了,再自己牵头搞大项目。

    “我认为,房地产这一行,大有可为。”

    江明彦和张惠认同,城市里面的人住房太紧张了,总要想办法解决。

    张建林带了正规合同回来,江明彦把合同过了一遍,拿出笔签字。

    张惠看了大哥大嫂一眼,想说什么,又没说。

    “惠惠你想说什么?”刘莉连忙问。

    “大哥大嫂,我提个意见,你们考虑考虑看看。先声明,我不是想帮二哥才这样说。”

    “你说呗,我们一家人,我还能信不过你吗。”

    张惠跟大哥大嫂建议,如果他们手里有钱的话,就出一部分钱入股二哥的公司,以后跟着分红,多少都是一份收益。

    “跟你在朱家村的那个分红一样?”

    他们家和朱家村关系密切,加上他们爸张高义每年都会去蒙顶山,他们很清楚惠惠每年在朱家村能分多少钱,说不心动是假的。

    “嗯,差不多就是那样。”

    张建山尴尬道:“我和你大嫂没多少钱。”

    惠惠一张口就是一百万,他们家撑死了也就一万多块钱。前些年家里两个孩子读书,他们能存下这些钱很不容易了。

    “愿意投多少就投多少,哪怕你投一千块钱呢,二哥还能嫌弃?”

    张建林笑道:“那肯定不能!”

    “一千也太少了点,投一万吧。”

    “大嫂,你可别,万一……”

    “没事儿,我相信建林,我和你大哥都是老实本分的人,这一辈子也就在云顶县这个一亩三分地了,建林厉害,我相信你以后肯定能出人头地。”

    刘莉笑道:“就算投了一万,家里还有不少钱,不影响过日子。”

    大嫂都说到这份上了,张建林就把钱收下了。

    张惠问大哥大嫂手里还有多少钱,刘莉报了个数,张惠说:“大嫂,你们钱在手里放着还不如去买个铺子,万一以后钢厂真不行了,开铺子做生意也是条路子不是?”

    “做什么生意,我们俩啥也不会啊。”

    “卖衣服可以吧,大嫂在百货大楼上了这么多年班,这些大嫂肯定懂。”

    “谢谢惠惠,我们两口子商量一下。”

    “大哥大嫂你们心里有数就行。”

    初二一家人去舅舅舅妈家,陈阳和陈立两兄弟大学毕业后一个单位上班,一个当老师,都在省城安家落户了,过年带着儿子回来,也是好大一家人。

    舅舅舅妈听说张建林做生意,晚上一家人商量后,也凑了一万块钱投给张建林。

    不管数额多少,张建林很领情,但是公事公办是必须的,张建林专门回县城拿了一份合同过来,黑字白纸签协议,大家都心里有个底。

    本来陈阳和陈立的媳妇儿不太愿意家里投那么多钱,但是瞧着张建林做事的态度,他们才没说话。

    陈家新修的院子宽敞,胡秀留他们住两天,陈丽芳应下了。

    第二天下午,张惠趁大家不注意,一个人偷偷上山,去山谷那边去了一趟,那个地方还没被人发现,张惠抓紧时间,挖了不少人参才下山。

    肯定是最后一次机会了,很快这个地方就会被发现了。

    张惠空手下山,家里人除了江明彦,其他人都没发现张惠干嘛去了。

    “去山上溜达了一圈?”

    “嗯,下次不去了。”

    江明彦点了点头:“回去吧,舅妈说咱们晚上吃火锅,他们都在帮忙。”

    夫妻俩慢慢走回去,陈丽芳招呼他们:“回来了,快点去洗手,准备吃饭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就来。”

    张惠不记得那个山谷被发现的具体时间,又过了两年,九二年的夏天,张惠接到她妈打的电话,激动地问她人参基地的事情。

    “是不是你去的那个地方?”

    张惠嗯了一声。

    陈丽芳忍不住道;“你个傻的,听他们说那个山谷里还有好多人参,你怎么不多挖点?”

    “妈,咱们家也不缺那点,够用就行了,别贪心。”

    “哎,这不是忍不住嘛。”

    张惠手里不缺人参,对家里人更是大方,张惠给爸妈、师父和公婆家都留了人参应急,一般放一两年没用上,冬天炖菜的时候就给吃了,张惠再给新的。